返回

重生1983:从拒绝当接盘侠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大姑娘小媳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手套的做工确实精细不少,小伙子,这是你们村里人织的?”

    杨承志看了身旁的杨小梅一眼,道:“是我姐织的,老板还满意吗?”

    老板用力的点了点头:“满意,这种质量的手套我还能不满意吗?我自己都想留一副戴了!”

    “只是,你能保证你们村里的人,都能织出这种质量的手套吗?”

    杨承志保证道:“当然能了,有我姐把关,老板你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如果质量不行,你给我退回来,我让她们返工。”

    老板思考了一阵,神色变得决然:“那行,我这一副手套卖1块5,围脖2块,帽子2块5,你觉得收多少手工费合适?”

    杨承志想了想说道:“手套4毛,围脖与帽子6毛。”

    “这样的话,手套算上毛线的成本大约是一块钱,老板的净利润是5毛钱,帽子围脖算上毛线的成本应该在1块6左右。”

    “之前我看老板的进货账单,手套手套的成本是1块3毛钱,利润只有2毛,帽子围脖的利润高一些,也只有4毛。”

    “如果给我加工的话,老板的利润几乎可以翻倍了!”

    老板一听,眼珠子再次亮了起来:“小伙子,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不过千万要保证质量啊!”

    “放心吧老板,我是想跟您长期合作的,肯定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啊!”

    杨承志笑道。

    “那你今天每样先带回去100分的毛线原料,几天能交货呢?”

    老板问道。

    “第1批货需要招工,以及熟悉加工流程,我尽量在大年三十之前给您送过来!”

    “那真是太好了,批发市场初一也正常上班,这些城里人就爱戴这些手工针织的玩意,时髦!”

    就这样,杨承志与他那个老板达成了加工协议,带着300份的毛线原料离开了透笼批发市场。

    由于还有两天过年,杨成志估摸着,各家各户财神福字对联基本都买完了。

    因此今天,他只进了100张财神,以及十几副对联福字,准备速战速决,回长胜大队找人加工针织品!

    “承志,你真能瞎折腾,加工这玩意能行吗,这么贵的东西谁会买?”

    路上,杨小梅问道。

    在农村人的认知里,这些手套帽子围脖价格都贵的离谱。

    那个年代的屯子人,这些东西基本都是用不穿的毛衣毛裤拆下来的旧线重新织出来的。

    没人舍得花钱买新的。

    就比如那个帽子,批发价还要2块5,这在杨小梅的认知中简直就是天价了!

    杨小梅不怕加工,就怕这东西卖不出去活供不上。

    “姐,这你就不懂了。这些东西本身就不是卖给咱屯子人的。”

    “城里人收入高,你嫌贵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就不那么贵了!”

    “而且你没听老板说吗,这东西时髦,有钱人就爱为时髦的东西买单,更何况这东西在咱东北是必不可少的,根本不愁销量!”

    杨承志很细心的为杨小梅解释。

    “那咱就试一次,如果不行,咱就想其他的赚钱门路。”

    杨小梅点头,心中依旧对加工针织品表示怀疑。

    那个年代的人思想封闭保守,还无法接受杨承志这种新型的赚钱门路。

    杨承志准备用实际行动打消自家老姐的质疑。

    今天财神福字少,姐弟俩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送完了。

    一共赚了32块钱,明天是腊月二十九,杨承志准备在家忙活针织品加工的事,送财神就此告一段落。

    他粗略算了一下,这几天送财神刨出成本,一共赚了有200块钱。

    相当于一个壮年劳动力在生产队工作一年的工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因为糖厂提前放了年假,姐弟俩今天也没去捡煤核,家里存的煤核基本也够烧到过完年的了。

    回到长胜大队,杨承志把毛线原料放进屋里,就把屯子里平时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全部找来了老杨家。

    “承志,你找我们来你家干嘛?你这混小子又在想什么鬼点子呢?赶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一个身穿碎花棉袄,不到30岁的小媳妇儿问道。

    她叫翠花,是村东头王三的媳妇。

    平时与杨承志关系不错,有几次杨承志惹祸,差点儿被他爹杨大山打断腿。

    幸亏翠花帮忙拦着,杨承志才躲过了几顿鞭子。

    “是啊承志你赶紧说啊,我家里还有活呢,待会你柱子哥回来了,要是看我没给他做饭,指定跟我发火!”

    秀梅也急得够呛。

    其余几个小媳妇纷纷附和。

    杨承志这才把透笼市场销售的手套围脖帽子拿出来,放在炕上,说道:“诸位嫂子妹妹们,你们想不想既不耽误家里的活又能赚钱。”

    翠花随口回答:“这谁不想啊,谁还

第16章 大姑娘小媳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